【名称】赤地榆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Chì Dì Yú
【英文名】Chinese Granesbill
【别名】红地榆、隔山消、万两金、雀食地榆、万榄筋、红寒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和五角叶老鹳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eranium strictipes R.Kunthp[G.strigosum Franch.]2.Geranium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末挖根,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紫地榆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茎木质化,具数条粗壮的根。茎直立,下部有规则的2-3次二叉分枝。基生叶的叶柄长达16.5cm;茎生叶对生,叶柄较短:托叶披针形:叶片五角形,直径2-7cm,3-5掌状深裂,裂片菱形,先端具小尖头,边缘具深浅不同的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绿白色,叶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凸出。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4.5-14cm,花柄密被短毛和长腺毛,果时直立;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具紫色的长尖头,边缘膜质,有3-5脉,沿脉被伸展的长硬毛和长腺毛;花瓣红紫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或全缘,基部具长柔毛;花丝钻形,无毛或基部被毛,花药淡黄色,长圆形;雌蕊与子房近等长,密被向上的白色绢毛,柱头无毛。果长达3cm,被细短毛。花、果期尽-8月。2.五角叶老鹳草 多年生草本,高15-60cm。根数条,圆柱形。根茎木质,直立,长达7cm,粗达1cm或更粗,具数枚残枯的基生托叶。茎直立,通常较细,具分枝,被伸展的腺毛和紧贴向下的绒毛,下部者较稀疏且无腺毛。基生叶数枚,叶柄长达25cm,被向下紧贴的绒毛,顶部较密;具2枚托叶,托叶膜质,干时暗棕色,披针形,长l-2.5cm,外面被毛;叶片轮廓五角形,长3.5-4cm,宽5-7cm,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轮廓菱形,下部全缘,上部羽状浅裂或缺刻,两面疏被伏毛;茎生叶数枚,对生;下部叶具长柄,向上柄渐短,叶片较小。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有2花;花序梗长达11cm,被伸展或倒向柔毛,有时也有腺毛;苞片线状钻形,长0.4-1.2cm,被极短毛和散生长毛;花梗长1.5-3cm,被短毛和伸展的长腺毛,果时反折;萼片狭卵形或披针形,长0.7-1.2cm,先端具长尖头,外面被紧贴向上的短毛和伸展的长腺毛,3脉;花瓣紫色,基部深紫色,长圆状卵形,先端微2裂,基部有白色长柔毛,在开花期反折;花丝线状钻形,长0.8-1cm,紫红色,下部疏被毛,花药黑紫色;雌蕊长约8mm,被紧贴向上的短毛。果未见。花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600-3800m的向阳山坡、草丛或灌丛中。2.生于海拔1500-3000m的林间草地、林缘、灌丛或草坡。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2.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紫地榆根呈圆锥形,长5-15cm,直径1-1.5cm,略弯曲或有分枝。表面紫褐色或暗褐色,有须根痕。质坚实,易折断,断面不平整,粉质,黄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气无,味苦涩。
以上资料为中药成分提取起始物料介绍,来源于网络,如违反广告法或错误处,请联系我司客服删除。
我司是一家专业的植物提取分离纯化公司,保证为客户分离的成分货真价实,并提供资料供客户验证!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或者一类物质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材中的药效成分群免药效成分的分解流失和无效成分的溶出。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的方法有:沉淀法、萃取法、吸附法、盐析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这些方法可结合使用。南京普研可以从公斤级中药提取到百吨级药材提取。生产部配备提取罐、浓缩器、层析柱,喷雾,冷冻,真空干燥等先进的生产设备,通过硅胶色谱,凝胶色谱,MCI,反相色谱等现代化分离手段,获得了高纯度的天然产物单体。研发部门配备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微生物检测等先进检测仪器。拥有先进的研发检测中心,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完善的质量标准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可靠和稳定性。我们一直优化及改善各个天然产物的分离工艺,努力降低分离成本,为最终用户创造价值。配备全系列分离纯化填料及多台制备级HPLC,满足于高纯度中药单体的中试放大及产业化需求;保证产品质量,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