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提取物、可定制代加工
水溶、醇溶
提取液,浸膏,粉末均可
按需提取、上柱纯化、制备
皂苷、黄酮、生物碱、多糖多酚等
【名称】山药
【出处】侯宁极《药谱》。
【拼音名】Shān Yɑo
【英文名】Common Yam RhizomeWinged Yan Rhizome, Rhizome of Common Yam
【别名】薯藇、署预、薯蓣、山芋、诸署、署豫、玉延、修脆、薯、山薯、王薯、薯药、怀山药、蛇芋、白苕、九黄姜、野白薯、山板薯、扇子薯、佛掌薯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opposita Thunb.[D.batatas Decne.]采收和储藏:芦头栽种当年收,珠芽繁殖第2年收,于霜降后叶呈黄色时采挖。洗净泥土,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即为毛山药。选择粗大顺直的毛山药,用清水浸匀,再加微热,并用棉被盖好,保持湿润,闷透,然后放在木板上搓揉成圆柱状,将两头切剂,晒干打光,即为光山药。
【原形态】薯蓣,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m,新鲜时断面白色,富粘性,干后白色粉质。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状戟形,长3-9cm,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戟形至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两侧裂片与中间裂片相摘自可连成不同的弧线,叶形的变异即使在同一植株上也常有出现。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零余子)。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cm,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偶而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形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瓣片宽卵形,内轮卵形;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0cm,宽1.5-3.0cm,外面有白粉。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或杂草中;或为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地区。
【栽培】生物学特性 野生于山区向阳的地方,喜温暖,耐寒,在北方稍行覆盖可以越冬。由于山药是一种深根性植物,故栽培地区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蔬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最好,若土壤为酸性,易生支根和根瘤,影响根的产量和质量;过碱,其根部不能充分向下生长。因此,在我国南部地区栽培,于较酸性土壤上应施适量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 栽培技术 主要用芦头和珠芽(山药豆)繁殖。芦头繁殖:每年10月份将地下根挖出,将山药上部芦头15-25cm长折下,于日光下略晒,使其水分蒸发,经过日晒2-3d,伤口愈合,放入室内或室外挖坑贮藏。坑的深度及盖土厚度以不使芦头受冻为度,河南坑深为40cm,盖土6cm,天冷时覆土至10cm。保持湿润。翌年4月(清明至谷雨)取出,在畦内按行距30-45cm,株距18-20cm,开沟栽种,将芦头顺序平放于沟内,盖土。珠芽繁殖:4月中旬将上年秋天采收珠芽(山药豆)从坑中取出,稍晒,即可进行栽种,行距30cm,株距10-15cm,沟深6cm,将珠芽放入沟内,覆土6cm,约1个月左右的时间,可出芽。 田间管理 出苗后,应设支架,以使茎蔓向上生长,支架材料不限,竹竿、秫秸秆及树枝均可。在5-8月期间,应分次追肥,以粪水及厩肥为主,可结合浇水施用或撒布于根旁。浇水后遇雨,土壤过湿,会使根不向下生长而形成叉根,因此,雨季应注意排水工作,浇水要适量。浇水过多也容易引起锈病,使早期落叶,影响根的产量。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白锈病、褐斑病。白锈病于春季发生;褐斑病夏季发生。防治:①搭支架,使通风良好,不能在险湿积水的地方种植;②用波尔多液1:1:14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咬食根部。防治:发生时用毒饵诱杀。
【性状】性状鉴别 (1)毛山药 略呈圆柱形,稍扁而弯曲,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浅棕黄色,有明显纵皱及栓皮未除尽的痕迹,并可见少数须根痕,两头不整齐。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颗粒状,粉性,散有浅棕黄色点状物。无臭,味甘,微酸,嚼之发粘。 (2)光山药 呈圆柱形,两端齐平,长7-16cm,直径1.5-3cm,粗细均匀,挺直。表面光滑,洁白,粉性足。均以条粗、质坚实、粉性足、色洁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块茎横切面:基本组织中粘液细胞类圆形,直径34-85μm,长85-115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长约52μm。维管束散在,外韧型,四周有一列薄壁性维管束鞘;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约至50μm。树脂道分布在薄壁细胞间,内充满黄褐色树脂物。本品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 粉末特征:白色或淡黄色。①淀粉粒多单粒,类圆形、长圆形或卵形,直径6-17μm,长17-31μm,脐点点状、飞鸟状,位于较少端,大粒层纹明显。②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针晶长80-240μm。③导管为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也有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12-48μm。④筛管分子复筛板上的筛域极为明显,排成网状。⑤纤维少数,细长,直径约14μm,壁甚厚,木化。商品规格 商品分光山药和毛山药。
【化学成分】山药块茎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0。012%,多巴胺(dopamine),盐酸山药碱(batatasine hydrochloride),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尿囊素(allantoin)止杈素(abscisin)Ⅱ。又含糖蛋白(glucoprotein),水解得: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酷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和蛋氨酸(methionine)。还含包括上述氨基酸和胱氨酸(cyst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在内的自由氨基酸,另含具降血糖作有用的多糖,并含由甘露糖(mannose),葡萄糖(glucose)和半乳糖(galactose)按摩尔比6.45:1:1.26构成的山药多糖,又含钡、铍、铈、钴、铬、铜、镓、镧、锂、锰、铌、镍、磷、锶、钍、钛、钒、钇、镱、锌、锆以及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根茎含多巴胺、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以及胆甾醇(cholesterol),麦角甾醇(erg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粘液中含植酸(phytic acid),甘露多糖(mannan)Ia,Ib和Ic;有人说粘液含多糖40%,蛋白质2%,磷3%和灰分24%,多糖部分由80%的甘露糖和少量的半乳糖,木糖(xylose),果糖(fructose)及葡萄糖所组成。珠芽(零余子)含5种分配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命名为山药素(batatasin)Ⅰ、Ⅱ、Ⅲ、Ⅳ、Ⅴ。还含止杈素,多巴胺和多种甾醇:胆甾烷醇(cholestanol),(24R)-α-甲基胆甾烷醇[(24R)-α-methyl cholestanol],(24S)-β-甲基胆甾烷醇[(24S)-β-methyl cholestanol],(24R)-α-乙基胆甾烷醇[(24R)-α-ethyl cholestanol],胆甾醇,菜油甾醇,(24S)-β-甲基胆甾醇[(24S)-β-methyl cholestanol],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β-谷甾醇,豆甾醇,异岩藻甾醇(isfucosterol),赬桐甾醇(clerosterol),24-亚甲基-25-甲基胆甾醇(24-emthylene-25-methyl cholesterol),7-胆甾烯醇(lathosterol),8(14)-胆甾烯醇[cholest-8(14)-enol],(24R)-α-甲基-8(14)-胆甾烯醇[(24R)-α-methyl cholest-8(14)-enol],(24S)-β-甲基-8(14)-胆甾烯醇[(24S)-β-methyl cholest-8(14)-enol],(24R)-α-乙基-8(14)-胆甾烯醇[(24R)-α-ethyl cholest-8(14)-enol]。 同属植物日本薯蓣块茎含三萜皂甙,尿囊素,胆碱(choline),17种氨基酸(比山药块茎所含的自由氨基酸缺γ-氨基丁酸)及无机化合物(比山药块茎所含的无机化合物缺镧)。又含修养降血糖活性的日本薯蓣多糖(dioscoran)A、B、C、D、E、F。

       以上资料为中药材介绍,来源于网络,如违反广告法或错误处,请联系我司客服删除。   

       提取溶剂:水,乙醇等。

       包装规格:根据客户需求量包装。

       储存方式:避光密封、低温保存。

       合作方式:如有现货可直接购买、也可来料加工、指定工艺加工、我司工艺开发均可。

       我司是一家专业的植物提取分离纯化公司,可以针对此药材进行提取分离,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或者一类物质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材中的药效成分群免药效成分的分解流失和无效成分的溶出。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的方法有:沉淀法、萃取法、吸附法、盐析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这些方法可结合使用。南京普研可以从公斤级中药提取到百吨级药材提取。生产部配备提取罐、浓缩器、层析柱,喷雾,冷冻,真空干燥等先进的生产设备,通过硅胶色谱,凝胶色谱,MCI,反相色谱等现代化分离手段,获得了高纯度的天然产物单体。研发部门配备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微生物检测等先进检测仪器。拥有先进的研发检测中心,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完善的质量标准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可靠和稳定性。我们一直优化及改善各个天然产物的分离工艺,努力降低分离成本,为最终用户创造价值。配备全系列分离纯化填料及多台制备级HPLC,满足于高纯度中药单体的中试放大及产业化需求;保证产品质量,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1:中药提取小试、中试,放大生产,性状按客户要求可提供液膏粉,提取溶剂及工艺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或我司开发工艺。
2:中药单体化合物批量生产、工艺开发优化及波普解析、结构鉴定服务。
3:中药材及中药提取物成分检测及提取工艺的建立及优化。
4:中药提取物及中药活性部位质量标准的建立 。
5:分段萃取提取物部位包括乙醇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等,分类萃取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总生物碱等、可根据客户要求提取、分段及制备!

暂未上传定制及检测说明!如有特殊需求,请联系我司客服!